2023年4月24日上午,以“數創未來 智享閱讀”為主題的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數字閱讀分論壇在杭州舉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在會上發布并解讀《2022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

報告指出,2022年度我國數字閱讀呈現優質內容供給持續擴大,數字文化消費漸成主流;多媒體助力閱讀場景化,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多種盈利模式齊頭并進,市場發展空間穩步釋放;“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深化,內容深度開發成為主流的特征。
該報告基于全國102家數字閱讀平臺(企業)、傳統出版單位、互聯網企業、研究機構、電信運營商以及近10萬數字閱讀用戶調研數據編制而成。報告所指的數字閱讀,包括電子閱讀和有聲閱讀兩種主要閱讀形式。其中,電子閱讀分為電子書閱讀和網絡原創文學作品閱讀;有聲閱讀包括有聲書閱讀、廣播?。ü澞浚╅喿x和在線課程閱讀。
一、大眾閱讀占主流 訂閱營收占比降低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為463.52億元,同比增長11.50%。大眾閱讀、有聲閱讀、專業閱讀三大細分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大眾閱讀依然占據主流。 從營收類型來看,訂閱營收225.89億元、版權營收97.41億元、廣告及其他營收140.22億元,訂閱營收占比逐年降低,版權和廣告營收逐漸成為推動產業規模發展的動力源。 張毅君表示,我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繼續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究其原因,一方面,“降速、提質、增效”正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內在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共生的產業生態仍形成中,使產業規模擴張動能有所降低。從主要營收類型看,近五年訂閱收入占比逐年降低,版權和廣告營收占比逐年提升,營收類型更趨平衡。 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平臺上架作品總量5271.86萬部,其中有聲閱讀作品總量達到1518.62萬部。網絡文學、電子書以及其他類型的作品量均有所增長,相較2021年增長率分別為7.93%和14.61%。 2022年,主題閱讀以短視頻方式和非短視頻方式閱讀主題類數字閱讀作品總量約為2015.70億次(含點擊、下載、瀏覽及閱讀)。截至2022年底,97家重點數字閱讀平臺(企業)重點主題閱讀類作品上架總量約為102744種,較2021年增長4.91%。 從作品題材看,古言現言、都市職場和玄幻奇幻題材依然是網絡文學作品排名前三的題材類型。此外,2022年有聲讀物,動漫、游戲和影視劇,以及紙質出版物的IP改編量分別為47572部、1020個和1786種,改編量占比分別為80.1%,1.7%和3.0% 。數字閱讀作品IP改編為動漫、游戲、 影視劇的收益占比最高。 “部分企業加大了紙質出版物和有聲讀物的IP轉化工作?!睆堃憔硎?,紙質出版物和周邊衍生出現突破性進展,表明優質的數字內容也已能夠反哺紙質出版物的生產。在“走出去”方面,2022年,數字閱讀“出?!弊髌房偭繛?1.81萬部(種) ,相較2021年增長超過50%。北美、日韓、東南亞位于“出?!钡貐^排名前三位。 三、60歲以上人群占比增長一倍 付費用戶比例略有下降 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5.30億,同比增長4.75%。其中,19—45歲是數字閱讀用戶主力,在讀學生、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等職業占比較高。值得關注的是,60歲以上人群占比相較上年增長超過一倍,成為亮點之一。 電子閱讀形式在數字閱讀用戶中的使用程度依然最高,有聲閱讀的單次閱讀時長有所上升。電子書閱讀用戶的題材偏好前五位分別是文學小說、漫畫繪本、歷史社科、搞笑幽默和人物傳記。 相較2021年,付費用戶比例略有下降,付費意愿整體趨于平穩,通過購買會員資格的方式進行閱讀付費的用戶比例有所提升。隨著全民閱讀活動在數字閱讀用戶中的知曉度大幅度攀升,提升閱讀體驗和優化題材結構成為數字閱讀用戶最為關注的內容,也是數字閱讀需要提升的重要部分。 報告指出,數字閱讀行業在取得諸多成績同時,也存在部分瓶頸性問題。比如盜版侵權時有發生,數字閱讀企業精品化意識和創作與傳播機制均有待提升完善,傳統出版與數字內容平臺企業間的雙向互動、相互融合尚需強化;數字技術對數字閱讀產業的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張毅君對此表示,數字閱讀行業目前已進入以品質內容為核心的發展階段,迫切要求從業者不斷探求新的突破點,力避同質化路徑,強化上下游融合,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數字閱讀在全民閱讀推廣和書香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圍繞數字閱讀的發展趨勢,報告指出,一是價值引領態勢更加明確,監管力度將持續增強。二是新技術將持續賦能產業變革,為數字閱讀領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三是產業鏈各主體間的融合將持續深化,并催生新模式和新業態。四是數字閱讀海外市場將進入深度開發階段,需加快構建海外傳播體系。